《22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十三-第三讲-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大纲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十三-第三讲-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大纲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文件跳动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语文大纲版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场第三局部 专题十三 第三讲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知能演练场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米芾的笔势“如快剑斫阵,强弩千里,所当穿彻。不管是小字行书如?苕溪诗?,还是大字行书如?虹县诗?,他都能刷掠奋迅,墨浓笔肥不伤笔势,墨燥笔瘦犹能奔逸,这就是米字生动夺人的妙处。米字的神采,大多是从他那“风樯阵马般的笔势里焕发出来的。学米字的书家如米有仁、吴琚,之所以形似米字而神采难现,就因为他们不曾学到米芾的笔势。米芾写行书,还集纳了晋唐诸家笔法字法的长处。他30岁题写在阎立本?步辇图?上的两行观跋,是他最早的行书书迹,起笔收笔用力顿按,结字紧结,字形耸峙,后来写的
2、?三吴帖?、?乱道帖?、?破步诗?、?苕溪诗?仍然保存着欹侧耸峙的体态,似乎受到欧阳询行书的影响。他的行书还汲取了颜体的宽博和褚字的骨力,又“去颜肉,增褚骨,风格有一小变,米字的蟹爪钩是人们熟悉的笔姿,是从褚字中变化出来的。自米芾师法王献之后,笔画又多取圆势,辅之以从晚唐书家段季展那里学来的“八面皆全的“刷笔之法,又增加了转折遒美的韵致,终于形成了“骨筋、皮肉、风神皆全的米字。米芾曾经不无得意地说:“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这好似是自夸,却是大实话。他50岁以后的行书,无论简札、跋语、歌诗,不仅形貌与古人假设即假设离,每出新意
3、于法度之中,而且笔法活泼圆通,字态能侧能正,笔画多姿多态,笔势的奔逸更是摄人心魄。比之于黄庭坚的行书,米芾的笔姿变化多,振迅生动。与苏轼相比,论书法本领和技巧水平的全能,要在坡翁之上。1.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米芾的?苕溪诗?具有墨浓笔肥的特点,?虹县诗?具有墨燥笔瘦的特点。B.米芾的?苕溪诗?和?虹县诗?都有“风樯阵马般的笔势。C.米有仁和吴琚的字,都表现不出用笔刷掠奋迅的特点。D.米有仁和吴琚的字用墨有浓有燥,笔画有肥有瘦,和米芾的字有形似之处。解析:从米芾的“笔势角度设题。A项说明米芾的行书有笔势,“都能刷掠奋迅,墨浓笔肥不伤笔势,墨燥笔瘦犹能奔逸,但选项成心把两
4、个例子说明的同一个道理分开阐释,错误。B项是从“笔势的另一个说法切入,符合材料内容。C项和D项是对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中的“神采难现、“笔势的解说,结合上文对米芾行书的定位和解说,可以判定两项是正确的。答案:A2.以下表达不属于米芾成熟时期行书特点的一项为哪一项 ()A.形貌与古人假设即假设离,集前代诸家笔法、字法的长处而自成一家。B.笔画多取圆势,运笔采用“八面皆全的刷笔之法,转折遒美有韵致。C.既有筋骨、皮肉,又有风神。形神兼备,具有独特的笔势。D.常常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笔法活泼圆通,字态能侧能正,笔画多姿多态,笔势奔逸。解析:此题也是考查筛选和整合能力,是对文章的第二段的理解,注意理解“人见
5、之不知以何为祖也一句。B项中说可以看出王献之、段季展对他的影响,是米芾早期行书的特点,而不是成熟期的特点;A、C、D三项,可以从该段的内容中筛选出相应的内容。答案:B二、(2022武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两百多年前,富兰克林曾说:“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创造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懊悔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产生的新事物。想一想“新事物有哪些:火车、轮船、飞机、高楼、自来水、 、电灯、电影、电视、 、电脑、器官移植、核能发电、人造卫星等等,几乎无穷无尽。为什么这两百年产生了这么多新事物?是因为工业开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
6、百年前全球农业人口占总数的80%以上;现在,美国农业人口仅占全国1%2%,粮食不仅可供全国食用,还可大量出口。我再举一例,去年?财富?杂志称,近三十年来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近1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与日俱增。这两百年,尤其是近百年、近五十年来,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的前进:首先是科学,科学又带开工业;工业那么带动经济;经济的开展又促进科技开展,如20世纪出现的统计学,在农、工、医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科技、工业、经济三个互相连锁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开展的总趋势。这会对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很难讲。前些时候有个惊人的消息说,有生物学家估计,到2050年,人均寿命可达150岁。我不知道是否会这样,但
7、我希望这件事不要发生,否那么其影响实在是不可想象。再看过去五十年的开展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从根本原理转变为工业速度在这五十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了。例如半导体方面,1965年提出的摩尔定律指出,芯片容量每18个月就加倍;现在已由1971年每个芯片上103个晶体管增加到107个,没有人知道极限在哪里。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更蓬勃地开展;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开展将持续下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有很大的自信心讲的话。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学校、国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多用“科,还是多用“技?国
8、家注入资源时,该对“科多一点,还是该对“技多一点?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挠头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3.作者说“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不能表达“非常惊人的一项为哪一项()A.20世纪出现了“几乎无穷无尽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新事物。B.农业人口数量的巨幅缩减表达了农业生产质量的大幅提升。C.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在2050年到达150岁。D.芯片的容量提升速度十分迅速,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解析:此题筛选解说“非常惊人一词有误的选项。C项是对未来情况的预计,不是现实。答案:C4.下面不属于20世纪科学开展的特点的一项为哪一项 ()A.20世纪的科学开展,在近两百年历史中,呈现出加速开展
9、的态势。B.近百年来,人类生活中出现了诸如火车、轮船、 、电灯、电视、 、电脑等大量的新产品。C.近百年来,科学、工业、经济互相连锁的因素是世界开展的总趋势。D.20世纪的科技大开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正面影响,但作者认为也有负面效应。解析:此题B项只是客观地列举了现代科技开展的迅速,科技产品日益增多。答案:B5.下面不属于作者对未来科技开展的展望的一项为哪一项 ()A.随着科技进一步开展,将来会有更多更新的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B.未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开展,使今天的人们拥有更大的自信心。C.人类的生产力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大大提高。D.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开展的趋势将在未来持续地表现出
10、来。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筛选出主要的信息。B项的说法没有根据,第五段只是提到对于结论来说的自信。答案:B6.下面的说法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A.富兰克林的话既是他那个时代科学开展趋势的概括,又预测了未来的科学开展状况。B.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有极大的提高,而且还会不断提高。C.科学促进工业的飞速开展,而工业的开展也能促进科学的进步。D.科学与技术关系十分密切,但科学比技术重要,因为有了科学,才有技术。解析:此题是筛选出不符合材料的一项。最后一项原文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没有表达哪个更重要的观点。答案: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当一座城市被地震或者战争彻底摧
11、毁,在规划重建时,它又必须从整体上重新审视全局。此时,借鉴一些大自然的天然形态,是有益的。蛋壳虽薄但承重耐压能力极强。据说一个壮汉手握鸡蛋,用足力气也难以将其攥碎。一只静卧的母鸡没花什么心思就成就了一种最符合结构力学的壳体形式,真乃天工造化。 师法蛋壳力学特征的“穹顶结构历来受到西方建筑学界的高度重视,许多欧洲古典建筑都采用这种穹顶式样。古罗马帝国总是喜欢用宏伟的巨型建筑来显示帝国的雄盛荣耀。古罗马哈德良皇帝在公元118138年修建的万神殿就是巨型“圆拱穹隆结构的最早典范。它是用含有火山灰的混凝土浇筑的。圆形穹顶直径为142英尺,直到20世纪,它仍以世上最大的穹顶而闻名于世。此后又有君士坦丁堡
12、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及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它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穹顶式建筑。穹顶建筑施工难度虽高,但完工后整座圆顶重量都均匀分布在支撑墙柱上,具有极强的结构稳定性。这些经典建筑大多经受住了历史上无数次的自然与人为灾害,有的至今已屹立一千九百年而完好无损。建造一座巍峨的穹顶建筑确实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程。它需要预先在支撑的鼓座上用木料搭建一个巨大的半圆球形穹顶木模,然后再在上面浇注混凝土。不仅工程十分浩大,工艺也极其复杂。因此建造这些宏伟的穹顶式建筑往往需要历时十几年、几十年方能竣工。然而,近年来有人研究出一种颇具革命性的穹顶新工艺,据说只需几天时间就可以建起一座跨度可观的穹顶结构。电视科
13、教节目也对这一先进施工过程做过专题介绍。它的方法真的很简单:先用压缩空气吹鼓一个巨大的半球形气囊,再在它的圆顶上均匀地喷铺水泥,待水泥凝固,放掉囊中气体,一个圆形穹顶就被浇注成功。多么简单快速,且整体结构因一次成型而非常牢固。构思之独特,工艺之奇妙,令人击节称赏。气囊浇注工艺的成功令人联想起:这种蛋壳穹顶结构倒很适宜用于地震多发地带的居民建筑。小型薄壳穹顶,一体化浇注成型,自然重量轻,承重力强,结实耐用,理应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建筑业不妨研究点适用于小型穹顶民居建筑的气囊喷涂工艺,并借助各种结构力学试验来实地考察这种穹顶民居是否真正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建造这类小跨度穹顶该不是什么难事,假设是工
14、艺日臻成熟,使用高标快凝水泥,也许一天就可“吹起一间乃至几间水泥穹顶住房。这种房屋不仅省时省料,抗震力强,而且穹顶外表面积小,夏日吸热少,冬季易保暖。喷涂水泥时假设在其间再埋入一层不锈钢丝网,不仅能增加它的强度,而且强烈地震时即使被震碎,它也会勾连在一起不致立即垮塌,便于人们争得逃生时间。注本文选自詹克明的?师法自然赋流形?一文,根据设题需要,做了必要删改。7.关于“许多欧洲古典建筑都采用这种穹顶式样的主要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为这种“穹顶结构建筑宏伟巨大,能显示帝国的雄盛荣耀。B.因为这种“穹顶结构建筑施工难度高,能充分展示当时的工艺水平。C.因为这种“穹顶结构建筑符合结
15、构力学,具有极强的稳定性。D.因为这种“穹顶结构建筑全都经受了无数次的自然与人为灾害而至今完好无损。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项内容是文章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最后两句话。解答这道题要注意题干中“主要原因这个关键词,主要原因应该在穹顶式样这种古代建筑的内部找,C是这种建筑的本质特征,属欧洲古代建筑都采用这种样式的主要原因,而AB都是外部原因,D是结果,而非原因,且“全都与文章“大多出入较大。答案:C8.以下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穹顶结构之所以历来受到西方建筑学界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为一种最符合结构力学的建筑形式。B.用含有火山灰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万神殿、圣索菲亚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它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穹顶式建筑。C.和传统的穹顶建筑相比,采用穹顶新工艺来建造穹顶式建筑,不仅方法简便快捷,而且整体结构将会更加牢固。D.工艺日臻成熟的小跨度穹顶式